七十年風雨兼程,辛勤耕耘;七十載薪火相傳,桃李滿園。為慶祝勞校中學建校70週年,勞校中學附屬小學全體師生積極開展各項活動,為母校的華誕獻禮。小學部於2020年11月20至21日舉行校園開放日,兩天入場總人數超出四千人次。
藉此契機,各科組舉辦了形式多樣,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,其中包含公開交流課﹑學生作品展覽﹑活動體驗﹑圖片展﹑文藝表演及義賣活動等,現場氣氛高漲,場面熱鬧。學術方面,公開交流課共5堂,分別由中文科吳琦﹑司徒淑儀;英文科賴高萍;數學科梁健生;STEAM科賀樹基老師展示。
高小中文課由五年級吳琦老師執教古詩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。本節課重在以「讀」貫學,引導學生讀詩句抓景物、想像畫面、描述意境、資料補白等學習古詩方法,整個教學流程環環相扣,層層推進,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,充分感受古詩背後的情感和意蘊,將詩意、詩境、詩情融為一體,觸動學生的情感共鳴,引發多元感悟,帶領學生共同經歷了一場悲壯的離別之情。一年級中文課由 司徒淑儀老師執教《誰會飛》,展示了勞校中文科拼音教學的特色。主要教學策略有3點:(1)看圖識字,借助拼音自主拼讀。學生通過圖片輔助理解文字,繼而自主拼讀拼音,讀出正確的字音。(2)生字擴詞,加大文字的積累。(3)漢字演變。學生觀看影片瞭解漢字的演變過程,並説出自己所認識該字的部首,喚起學生舊有知識及豐富學生的詞匯量。整個課堂活潑生動,處處可見老師的用心。
英文科有賴高萍老師展示小二課堂《The day without the morning call》。課堂以圖文並茂、富有趣味性的繪本閱讀為教學主題;以看、聽、讀、說、演為教學活動主旋律;並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。學生通過角色扮演,模仿聲音、 語氣及肢體語言等教學活動來體現人物感受,充分參與並融入到故事當中,展現了互動熱烈﹑富有趣味的英語課堂。
數學科由五年級梁健生老師執教《密鋪》。本節課重視學生的深度探究,不僅讓學生掌握密鋪的意義,更是讓其初步理解密鋪與拼接處角度的總和是否是360度有關。通過創設的探究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、分析推理及綜合概括能力。採用了多種策略進行數學活動,讓學生經歷猜測、驗證、推理、應用等過程的學習,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 ,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。課堂呈現出學生多維度又嚴謹建構的思維能力。
近年勞校大力推行的STEAM科由六年級賀樹基老師展示《功能手環的設計與製作》。整個課堂以生活與科技結合為主題,課堂設計以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為主要教學手段,讓學生對生活電器的設計有基本的概念和認識,從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。課堂呈現出學生高度的動作熱情,體現了STEAM的跨學科運用及整合能力。
其它展覽活動相當豐富,營造了一個色彩繽紛,温情滿溢﹑智慧滿處的校園環境。
中文科以「傳承·文化」為主題,帶領來賓從文字起源﹑故事劇場﹑猜謎語﹑茶藝與書法等穿越古今,感受偉大而瑰麗的中華傳統文化,展現了師生深厚的文化底蘊。英文科主題是「Around The World」,師生共同製造英語夢想號飛機,引領大家放眼世界,體驗世界各國的文化特色,展示學生自信的英文口語交際及表達能力。數學科透過豐富多彩的圖案﹑資訊及科技的結合,展現學生創新的思維能力,啟發人們從生活中發現數學之美及趣味。常識科主題為「環保與科技」,展出了機械「仿生物」﹑再造紙﹑魚菜共生﹑環保酵素﹑樹葉畫及學生的種植成果等,展現了常識科從生活出發,著重體驗及實踐的學科特色,推廣環保科技﹑愛護地球的理念。資訊及STEAM科的主題是「樂科技」,展品內容有恐龍王國﹑微視頻﹑機械臂及互動小件等,其中以學生編程,結合Micro:bit及Scratch等軟件程式製作的平衡板體感遊戲為特色,體現科技帶給人類的樂趣。藝術科(音體美)透過多元豐富的學生作品展﹑文創藝術品及趣味體驗活動,呈現了學生無限的想象力。藝術作品倡導傳統與科技結合,傳承與創新共融共進。
為答謝母校70年來的艱苦培育與陪伴,是次70週年大慶活動小學部師生全體出動,向所有來賓﹑家長及市民展現出「勞校人」同心同力的面貌和風采,更藉此感謝社會各界多年來一直對勞校的關懷﹑支持和信任。勞校將帶着大家的期許,乘風破浪,砥礪前行,傳承突破,再譜輝煌﹗